close

讀金剛經感悟 之一  參禪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
 2011.11. 21 .. 文/陳素月

       釋迦牟尼佛(佛祖)證道後說法了45年來(註一),其中著名的金剛經是屬於中期的經典,為智慧(般若)經系,佛祖早期(剛證道時)說了華嚴經,因為太奧妙,慧根不足的眾生聽不懂,故佛祖降低標準開始說娑婆世界所需要的剛強之法---阿含經(苦、集、滅、道),輪迴之因(十二因緣),勸人要相信因果,知人生是苦,所謂八苦---生老病死四苦、求不得苦(想要的無法如願)、愛別離苦(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)、怨憎會苦(冤家路窄、上司、親人常與自己不和)、五蘊熾熱苦(色受想行識所造成的苦)。提出修行是滅苦之道,因此佛經上充滿了解脫煩惱、離苦得樂的生命智慧。
     〝 金剛經〞是紀錄釋迦牟尼佛回答弟子須菩提的問題整個對談過程的經典。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位的須菩提尊者,替眾生向佛祖請示: 「----云何應住,云何降伏其心? (如何降伏起心動念的凡俗之心、煩惱妄心,保有這顆精進修持無上正等正覺佛法的菩提心)」。佛祖曾開示:要從苦海無邊的此岸到幸福圓滿的彼岸, 可以靠六種方法 : 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 (智慧) ,也稱作六度波羅蜜。

       須菩提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( 被譽為解空第一) ,他的前世雖貧困,但仍全力供養修行人,而他供養的修行人最後成就天界天王果位, 他也等受天王果位,來世便出生到大富豪之家為獨生子,這一世他不只有錢,更有修行的智慧,他全力供養佛祖弘法,並追隨佛祖修行,佛祖的弟子們都驚訝地問佛祖:「世尊! 為什麼須菩提進步得這麼快? 他才入門不久啊!」 佛祖回答說:他前世知道供養大修行人,這世除了知道護持佛法外,也供養佛,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也要勇猛精進修行,所以他已經解脫三界給他的束縛了,證得羅漢(聲聞、緣覺)的智慧。
         佛教禪宗在對治人的煩惱 (不平、受誤會、被羞辱、受欺凌……)上,有一種方法叫“參禪”,針對此事靜下心來專注的全面性去“參”(分析),此時金剛經的真實意就派上用場了,“參”煩惱出自何種“意念”,通常是不甘心、怨不公平,覺得被曲解誤會,覺得受汚辱欺凌,因此“情緒生起”就怒火中生,悲從哀怨難過中來,最後累積成莫名的恐懼,接下來“行為”就登場了,怒目相對,惡言相向,發生衝突,法院互告,到最後精疲力竭,兩敗俱傷,損人也不利己,不知所為何來地空虛惆悵地落幕了。

      〝參〞要有離“我相”的智慧,我們都知道旁觀者清的道理,當面對的不是自己的事情時, 看該“煩惱”會不會更清楚是怎麼回事如果有“我”為中心的一切思維,就很難看清真相和跳脫困境,如能離相後必見空性,智慧會引導我們:不必拿別人的錯誤來讓自己氣急敗壞而傷了身子,因此離相之後“真相”就了了見地如實展現在我們眼前。
       金剛經中說〝佛法三昧〞的真實義,是要人在禪定中從〝有相〞界,培養〝離相〞的功夫,才能進入〝無相〞的空境,最後進入〝實相〞的境界。金剛經云:「離一切相,則名諸佛。」即修行要使人能離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等四相,自然就能解脫自在。-----待續

(註一)依據當今發現的古印度文(巴利文)典籍中記載,世尊(佛祖)是二十九歲離家修行,六年後在菩提樹下證道,即35歲成佛弘法45年,於八十歲入涅槃。據各方專家考證,此說法較正確


*智慧法語分享:『佛經』
佛經法寶,貴在真實,心領神會,怡然自得

  (摘自佛教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 悟覺妙天禪師法語錄)
 

arrow
arrow

    光佑教育文化機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