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08.26 .. 文/陳素月
友人利用暑假參加了國際文化義工服務的工作,與來自世界各國人士一起做環保、傳統文化與藝術重建等有意義的社會服務工作,這次的工作從8月初開始,她的室友是來自香港的朋友,8月中旬工作結束後,她跟我分享了這個親身經歷的故事,這是她以前從未遇到過的事,讓她開始認真看待靈性這件事。
在工作期間的某一天,室友突然變成另一個人,把整個義工服務隊嚇壞了,我記得當室友意識回復到本人時,說她全身無力、好累,整個晚上無法入睡,此時我看到她竟然也全身寒毛直立,感受到一種莫名的負面能量讓人不舒服。對這方面有經驗的隊長,趕緊把室友送去民俗療法收驚,但好了一兩天又故態復萌,所以這位香港朋友就一直接受醫療,後來我護送室友去搭機回香港,她家人都傷心驚訝不已,怎麼會變成這樣呢?
日子過得很快!陰曆七月即將過去,接著八月初一是南無地藏王菩薩的聖誕即將到來,有些人因為心中有掛念,而用以下方法來解除心中的遺憾或不安,曾經對一些人覺得愧疚,想彌補錯事或該了未了之事;有些則是前世因緣。總之,有這樣的懺悔心也是好的,他們都經由他人的建議一直背誦南無地藏王菩薩本願經,說是迴向給往生祖先、父母、親友以為報恩或懺悔,而且次數動輒百千萬遍,幾乎耗盡整個精神都是在做這件事情,有可能因此而忽略了對家人的相處和照顧,工作同仁也覺得他們做事丟三拉四、效率低、不專心工作……。在持續背誦的過程中,常感往生的親友向他們要求超拔…;也曾聽過身邊的家人或朋友抱怨為何愈誦地藏王菩薩本願經,反而身體健康愈來愈差……。朋友,您有這樣的經驗嗎?無論是自己或來自親友的親身經驗。過往我聽了像以上的故事。主角有時是認識的人,有時只是朋友的親友,不過都是真人真事 。以下是另一個我聽到的故事,可以提供誦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之外,另外一個思考及解決方向。以下是摘錄這位師姐的親筆感言:
師父好慈悲,對我們同修很好,詢問大家有沒有修行上的問題,並一一為我們解答心中的疑惑。我提出多年來埋藏在我心中的疑問:大學時期加入學校禪學會,有天夜裡我播放自性歌禪坐,之後忽然觀看到窗外一大片數不完的靈體,在田園中雙手合十跪在房屋的四周,我心中雖知道他們沒有惡意,可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的靈體包圍著我卻著實把我嚇壞了,故連忙關掉自性歌並開燈直到天明,且接連好幾天跑到其他同學的宿舍借住;之後有好一陣子因此而不敢打坐。這幾年來要不是我家師兄對師父堅定的信仰,及對我不斷的提醒。我想今日我沒有這麼大的福再遇到十多年不見的師父。感恩 師父,感恩我家師兄,今日 師父終於解答我心中的疑問了; 師父說:這很好!他們應該是跟我累世以來有極深緣份的至親好友,更有可能是無始劫以來的自己,怕什麼,妳總不能只想要自己修而不讓他們修,應該與他們一起修行!
我想,他們是想與我一起追隨我在這一世所遇到的明師一起禪修,好到達佛國淨土。所以我不應該害怕,更應該跟他們一起好好的修行;我好愚痴無知,這麼好的法門,這麼好的師父,能在你禪修時同時與無始劫以來的自己一起共修,這是何等的殊勝及不可思議,我卻白白的浪費好多年的時間,真是應該好好的懺悔,好好的加把勁修行!
南無地藏王菩薩曾感慨:〝娑婆世界,剛強眾生,難調難伏,旋教旋忘,輪迴不已。〞,諸佛菩薩的法相和果位都有引導修持的秘義,每個人都要從尊崇及追隨地藏王菩薩開始起修,六度波羅密即菩薩法門中的六度萬行:佈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其中佈施、持戒是很重要的基礎修行,也是落實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的感恩與懺悔,在禪宗及密宗的修行中,腹部以下的法界是過去世功過的顯化地,人體的下腹部也是毛病最多的地方。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〝四弘誓願:自身眾生無邊誓願度,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,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,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〞,南無地藏王菩薩所說的〝眾生度盡,方成菩提〞,其實指是我們自己的身心病痛和煩惱的地獄。佛經所說的一切是對自己的內觀和修行,而非指他人或外面的世界。所以,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前囑託南無地藏王菩薩,在佛祖滅度後,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,留住世間,教化眾生、度脫沉淪於六道的眾生〞這一段是有更深層的意義。佛祖要離開人間時,叮嚀每位弟子若還沒有修到見性成佛,即先修清淨法,讓我們自己的身心先成就地藏王菩薩的果位,也就是自身眾生無邊誓願度,自我煩惱無邊誓願斷,因為自己身心的地獄沒有度盡度空,我們是無法見本來真面目,所以真修行是〝地獄不空,不能成佛〞,這完全是對自己的修行驗證和提醒。關於彌勒菩薩(法界菩薩,沒有肉身的菩薩)未來授記成佛之事,在不可思議解脫經(維摩詰居士所說經)有一故事,自妙喜佛國轉世的菩薩維摩詰居士,為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正法,督促弟子精進修行示病,佛祖知其意派座下優秀弟子問病,佛祖的500位優秀弟子因為修行不圓滿,曾接受維摩詰居士的指導,自認無法代表佛祖去探病,於是佛祖只好派彌勒菩薩去,但彌勒菩薩說:我曾經在天界說法、天王問我如何修到八不動地菩薩(不退轉菩薩),當時維摩詰居士來指正我的說法,所以彌勒菩薩也認為自己修行不夠圓滿而不敢去探望維摩詰居士,佛祖認為眾生皆有如來德相,換句話說每位眾生自性都是一尊彌勒佛,本自俱足的一尊佛,不是只是你彌勒菩薩能成佛啊!所以彌勒菩薩成就的自性佛,也是每個人見性後成就的第一尊佛的果位,通常稱彌勒佛或阿彌陀佛,因為阿彌陀佛本意為您我他都是佛。
佛經是佛涅槃(圓寂,逝世) 後,五百位修得阿羅和聖位的弟子回憶佛祖平常開示教導的言論集,類似輪語也是孔子的弟子收集孔子教導論集,佛經的原文是印度文,口中念印度文不解其意,最多達到專注念經(念佛)而暫時放下其他意念的效果而已,但是每一部佛經都是佛祖根據弟子的根器及修行現況,加以因時因材施教,故佛經貴在能幫助修行人,用來檢驗自己的修行路上是否有走偏?該調整些甚麼?光是背誦口誦佛經,恐怕對心靈成長沒有太大的效果!(達摩祖師說:若不見自性,念佛、誦經、持齋,亦無益處。)除非心思很亂,心情浮躁,片刻也靜不下來時那就用〝心〞唸佛號最好還是不要用口唸,除了容易口乾舌燥外,也不衛生吧!等心可以因唸佛靜下來,就試著以懷念、想念和憶佛的慈悲、智慧和光明來幫助自己定下來。
*智慧法語分享:
『諸行無常』
「人生如幻身亦幻,幾十寒暑命無常;貧賤富貴終歸去,心隨佛師見菩提。」
(摘自佛教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法語錄)